光伏产业迎来第二发展周期
水十条4.6万亿元。
第二,生产工艺和装备与固定污染源污染物的产生量密切相关,同一产品采用不同工艺,其产生的污染物可能会产生数量级的差别,载明生产工艺和设备是测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基础。三是有符合国家或地方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或污染物处理能力。
此外,《方案》同时也指出对于环境质量不达标或有改善需求的地区,环保部门可以通过提高排放标准、制定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等手段对排污单位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企业在线监测数据可以作为环保部门监管执法的依据。22.企业实际排放量如何确定?实际排放量是判断企业是否按照许可证排污的重要内容,也是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税)、环境统计、污染源清单等工作的数据基础,确定实际排放量的基本原则是以企业自行核算为主、环保部门监管执法为准、公众社会监督为补充。23.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将会受到哪些处罚?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无证排污的处罚包括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三是政府在监管执法过程中应及时公布监管执法信息,目的是让公众及时掌握企业守法情形
机组试运期间负荷率达99%,各系统运行稳定,技术指标优良,满足电网调度要求,环保设施正常投运,脱硫、脱硝、除尘指标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标准。从浇筑第一罐混凝土到完成168小时试运行的两年多时间里,在河南省政府、三门峡市政府和大唐集团、河南公司的高度重视、关心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大唐三门峡公司始终坚持价值思维、效益导向核心理念,深入落实集团四全三高和九个转变要求,紧盯创建精品工程目标,上下一心、周密策划、精心组织,克服了文物勘探延误工期等诸多困难,持续进行优化设计,扎实推进工程建设,严保工程安全质量,实现了厂用电受电、锅炉整体水压试验、点火、汽机冲转、并网发电、整套启动、满负荷试运等七个一次成功。这一年,环保行业大势与大事不断涌现,尤其一揽子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相继出炉,从年中的环评法到年末的河长制,期间穿插着土十条应声落地、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环境监管制终得以明确、全国31省市区将全面覆盖河长制等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绿色发展的环保政策法规。
新岁伊始,小编推出2016环保年度记忆之政策法规,回顾环保产业不平凡的一年。显然,随着土十条落地,土壤治理修复产业将迈入新常态。在地方环保垂直管理工作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舜泽看来,与一般的、单项的、单纯的制度改革不同,垂改是底盘性的制度改革。业界普遍预测,如若每个企业年均花1020万请环评企业自证清白,按照目前全国现存600多万的固定污染源来测算,一个亿万级市场俨然雏形初具。
今后,市级环保局的局长、副局长将由升级环保厅党组负责提名,党组书记、副书记、成员由省级环保厅审批任免。08 水污染防治法8年治水步入新起点水环境质量关系千家万户。
正如有舆论所认为的,来的突然,去的匆忙,既没有任何预兆,产生的舆论效果也很有限。与此同时,新规亦对地方补贴金额方面设置了上限,明确地方财政单车补贴不得超过中央财政补贴额的50%。从企业角度而言,工业生产的污染物排放配额将根据实际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进行分配,评估该单位的执行效果时,将参考排放配额与改善目标的协调程度。而随着河长制的全面推进,省长、市长、县长、乡长、村长都可能成为河长,成为我们母亲河的生态卫士,而越来越多的人也会参与到母亲河的治理之中。
作为一项创新性制度,《意见》对于河长制设计了严格的组织架构,拟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总河长,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主要河湖设立河长,由省级负责同志担任;各河湖所在市、县、乡均分级分段设立河长,由同级负责同志担任。具体来看,关于业界最关心的补贴力度,《通知》指出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各类车型20192020年中央及地方补贴标准和上限,在现行标准基础上退坡20%。2016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云川受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托,作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草案)》的说明。而在土壤修复领域,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着力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并加快建立健全技术体系,逐步构建开发地块负面清单。
在此次规划提出的12项约束性指标中,其中有8项涉及环境治理的指标系首次列为5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不以增收税收为目的的第一步,这是业界对于环保税的普遍看法,环保税法草案根据现行排污费项目设置税目,将排污费的缴纳人作为环保税的纳税人,将应税污染物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
诚如修改后的新规明确,环评行政审批不再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或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环境影响登记表审批也被改为备案。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核安全问题,草案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规定核设施运营单位所在地的省级政府责任。
针对垂改试点省份,指导意见要求,试点地区将市县两级环保部门的环境监察职能上收,由省级环保部门统一行使,通过向市或跨市县区域派驻等形式实施环境监察。事实上,这是1984年《水污染防治法》颁布以来第三次大修,距上次重修已有8年。04 垂直管理制度加速最严执法落地生态环境监管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局。税负方面,环保税法草案以现行排污费收费标准作为环保税的税额下限,规定大气污染物税额为每污染当量1.2元;水污染物税额为每污染当量1.4元;固体废物按不同种类,税额为每吨5元1000元;噪声按超标分贝数,税额为每月350元11200元。01 土十条三步式明确治理时间表在绵延数年的土壤修复过程中,2016无疑是里程碑式的一年。2016年12月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
2016年5月31日,污染防治终于打出第三张王牌土十条正式出台。十三五伊始,历久弥新的水污染防治再出重拳。
07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环保产业迎来加强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12月5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针对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此次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定,建立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体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统筹协调,系统考虑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地表水与地下水并重,综合运用行政、司法、经济等多种手段。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提请草案设立专章以保障公众的参与权与对信息公开的诉求。2016年是十三五的定策元年,也是供给侧改革的起始之年。
2016年12月30日,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从2017年1月1日起,将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明确提升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门槛,改进资金拨付方式。并对完善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饮用水安全保障、地下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保护、区域流域水污染联合防治等制度,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将确定的各项制度措施法制化、规范化。省级环保部门将聚焦在对市县环境质量的监测考核和环保履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市县环保部门聚焦属地环境执法和执法监测。诚如始终以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环境友好型企业,将将在契合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
业界普遍认为,在国家不断提升环保产业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此次规划的出台将使得环保产业全面收益,促进产业持续良性发展。如今,随着排污许可证中明确许可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浓度、排放量、排放去向等事项,需要企业请专业环境服务企业帮其证明是否达到固定的排放限值。
在排污证发放的具体实施步骤上,过去的制度是政府环评执法来企业检查,相关设备随之开启,检查通过后再把它关上,以节省企业运营成本。如此前业界所预想的那样,补贴退坡如期而至。
10 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画上惠普制句号在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支撑下,此前不温不火的新能源汽车在十三五元年迎来一波强势爆发。在201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我国拟对省级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实施垂直管理。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土壤修复行业已从7年前的十余家增至近千家,项目累计逾300项。同时,进一步强化地方各级党委与政府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将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评价审核的重要内容。09 河长制合而长治护航水生态古有大禹治水,今有河长治污。但随之即来的骗补冲击波仍不断令这一新兴产业伤痕累累。
如今,建设项目上马前,公众首先会质疑:有环评吗?据人大新闻网报道,2016年6月27日,相关法律修正草案被提交全国人大,7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发布了修改决定。如何处理好核电发展与安全的矛盾,中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将核电建设纳入法治轨道。
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所谓排污许可,即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许可,是以许可证为载体的、对固定污染源的全生命周期实施一证式管理的制度。05 核安全法中国核电将有法可依十三五元年,沉寂4年的中国核电内外开花。
环保资深人士指出,虽然此番新规看上去是规定动作,但在规划环评等诸多方面予以了严格的准入门槛。但靴子落地仍引发不小波澜,新能源汽车未来驶向何处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